• 首页
  • 了解我们
  • 通知公告
  • 协会动态
  • 会员新闻
  • 技能培训
  • 展会论坛
  • 公益科普
  • 党建活动
  •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查看详情

协会动态

协会召开安全应急产业人工智能科技 新质生产力发展课题研讨会

日期:2024/11/21 11:04:56  点击:327 
       10月30日下午,协会安全应急产业人工智能科技新质生产力发展课题研讨会在副会长单位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协会民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东方数字财税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珏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副巡视员、上海市房屋修建行业协会书记陆锦标, 国家消防救援局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滕五晓,同济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韩新,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熊竞,原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研究员张振伟,人民日报社•人民应急融媒体负责人施敬东,浙商研究会副秘书长魏移新,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消防中心祁闻,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志坤,深兰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园桂,上海鼎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佩军,上海中安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涛,素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加元,上海数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洪,上海伟道安全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原长宁消防副支队长王宇栋,上海浦原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跃,中电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总监顾嘉骏,协会原秘书长吴跃新,协会会长、上海环宇消防集团有限公董事长杜桂潭及协会秘书处20多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参加会议,对应急产业人工智能、智慧消防物联网、应急消防领域行业发展趋势课题调研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会上,先由协会秘书处蒋晓艳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企业家,并汇报了协会近期获得的“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选树”一项典型案例、二项优秀案例两个奖项。奖项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共同颁发,一项典型案例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先进团体标准,引领安全应急产业领域内会员企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已制订发布团体标准29个,召开标准编制、专家评审研讨会100多场次,宣贯活动近50多场次,推动培育中安、环宇、深兰、中电科等100多家会员科技企业参与其中。协会制订发布了《物联感知终端建设规范》、《物联感知数据典型应用规范》、《市域“一网统管”物联网平台接入与共享技术规范》等标准为本市统筹顶层设计制定物联网感知服务管理标准化体系、一网统管平台化治理提供了支撑。《子母式无人机母机技术要求》、《子母式无人机室内外空地两用子机技术要求》无人机团标,为上海市安全应急产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提升低空经济科技“硬核力”和产业“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助力安全应急产业团体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二项优秀案例分别是应急安全科普和开展应急安全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第一项优秀案例工作是应急安全科普教育推广,培养消防高技能人才,注重安全公益科普。由协会指导、会长单位环宇消防出资、杜桂潭会长主编出版《城市应急安全通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科普百问》《大学生安全教育科普百问》《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等6本近百万字的科普系列丛书,开展安全公益科普,线上线下宣传教育科普总人数达1000万人次以上。今年5月,《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5000册,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市住建委的大力支持,并在市住建委的指导下成立了编委会,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科普推广,以及建筑施工一线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培训提供帮助和支撑。《危化品行业安全职业教育读本》(管理篇)(操作篇)两本科普书籍修改补充当中,在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的指导下,成立编委会并由应急管理部出版社出版,计划明年出版。待6本科普系列丛书都出版后,将运用科普书籍相关内容和专业知识,由副会长单位深兰科技利用人工智能AI优势和孪生数字人技术制作小助理开展线上安全科普教育,开展应急安全科普宣传和培训等工作,线上科普内容的开发对工作学习更便捷更实用,有利于提高全民应急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技能。
       第二项优秀案例工作是推动应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举办支持上海国际应急安全博览会和长三角及印尼国际应急博览会高峰论坛10多次,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协会2018年12月连续三届与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合作举办全国(上海)应急安全博览会。2021年-2024年,积极支持举办了三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并获得长三角应急博览会组委会的感谢信。2023年全力支持上海市贸促会合作举办印度尼西亚国际应急博览会,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获得国际上认可,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展新途径。2025年协会将继续支持上海市贸促会举办印尼应急博览会。
       同时汇报介绍了协会民企专家委员会成立情况:协会民企专家委员会筹备会于今年9月6日召开,专委会共有58位领导专家企业家,下设5个组:①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组、②应急安全教育培训科普组、③应急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组、④安全应急产业人工智能科技组、⑤应急安全消防民企调研课题组。协会将不断地加强专委会组织框架建设,进一步完善专委会的运行机制,在科普宣传应急安全培训、团体标准建设、人工智能化领域,充分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专业智慧、交流研讨合作平台。
       研讨会主要围绕安全应急产业人工智能科技组、应急安全消防民企调研课题组二个主题内容展开讨论。
       民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珏明主持:安全应急产业智慧消防物联网、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一网统管、引领应急安全领域装备新技术、开展应急消防巡检安防监控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板块。民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珏明对协会获得5A级行业协会,以“服务产业、搭建平台”为服务宗旨,召集企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物联网、应急消防巡检机器人行业聚焦问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表示认可,希望与企业更多地开展合作交流,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共性问题。
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志坤致欢迎词并交流发言介绍了公司城市智慧信息化、警用科技装备、食品供应链以及大健康四大业务板块。重点介绍了应急消防救援装备产品:应急消防无人机、消防机器人、机器狗、智能消防头盔、远程破拆抛投系统、警用快速破玻器、射流远程破拆抛投系统等。无人机及机库应用广泛,尤其用在应急处置,消防救援等方面。无人机自动机场自动充电与多型号工业无人机充电,为无人机提供在野外环境下安全、舒适的储存空间。消防机器狗作为一种高度移动与适应环境的智能机器,其可以充分发挥机器人这一优势,结合各种微型设备与辅助装置,在灾难消防现场充当多种角色,为救援工作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这必将极大提高应急消防救援效率与工作质量,减少人员伤亡,保护更多生命安全。应急快速破玻器主要用于破拆各种车用钢化玻璃、厚度在19mm以内的所有钢化玻璃和中空钢化玻璃,还可以破拆夹胶玻璃,具有安全、高效、便于携带使用免维护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反恐、消防、救援等各种任务。射流远程破拆抛投系统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所采用的技术和原材料都是国家允许和生活中司空见惯,并且安全无污染的,不含炸药、油等危险元素,运输安全,发射不产生声光电和噪音,操作简单,单人肩扛发射,机动性强。配合云梯使用效果更好,尤其是针对高空玻璃幕墙和人员无法接近的着火区域,有着无可比拟的破拆优势,可以迅速击碎阻碍救火的幕墙玻璃。
       副会长单位深兰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园桂介绍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随着ChatGPT的人工智能模型兴起,深层次人工智能AI深入各行各业,在认知度提高、技术跟新迭代的基础上,在应急产业领域中,在应急装备研发方向上深入布局,全力聚焦应急消防巡检机器人前沿技术研发,以掌握关键共性技术与产品应用推广发展趋势,推动科技企业产品落地结合到硬件产品上并量化生产应用。
       协会办公室主任李红作应急消防机器人研发推广应用相关工作汇报:关于开展安全应急智慧消防、AI人工智能巡检安防监控机器人的研发推广应用汇报:今年,协会召开多次应急安全机器人研发交流及实地座谈,结合东浩兰生置业云,市房屋修建协会、市楼宇科技研究会、深兰科技、中电科一网统管平台、环宇公司、良相公司、武汉拓宝等各个单位的技术优势,合作探索研发一款AI数字技术全国领先的应急巡检监控机器人,代替物业、小区、楼宇监控室平台的操作人员,节约人工费用。基于5G通信网络,高度集成智能传感、数据分析、设备监测、空间管理等应用场景,实现远程智能控制、数字交互和精准判定服务,将应急消防监控机器人新产品作为新引擎辅助配合消控室人员巡检处置,实现一定程度的减员降本、提质增效,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与智慧产业发展。下一步,协会将和会员企业及上下游需求方开展更深层次的调研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完善“应急安全机器人的解决方案”,明确落实、形成合力,加强与应急消防和住建系统等安全监管部门的对接,助推应急产业装备升级转型,实现多方发展合作,以高科技装备产品推进长三角新质生产力发展。
       民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应急安全消防调研课题组组长滕五晓主持:开展应急消防领域行业发展趋势课题调研、行业自律、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为国家消防救援局科研项目,在安全应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中的难点,通过调研协调机制提供项目支撑。滕五晓教授表示作为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约研究员,与协会的项目结合开展调研,从行业集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角度出发,解读国家政策文件,聚焦产业发展短板,对相关规定提出修改建议,为企业反映诉求,为行业发声。
       上海鼎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佩军介绍了数字化是消防领域发展的大趋势,核心切入点是消防设施物联网,根据《上海消防管理条例》本市推动智慧消防建设,将其纳入“一网统管” 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依托消防大数据应用平台,为火灾防控、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应急管理、公安、交通、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经济信息化、 民政、市场监管、民防、气象、教育、卫生健康、商务、文化旅 游、生态环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以及供水、供电、供气、 通信等公用企业应当共享与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监管和服务信息。本市推动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建设,加强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相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固定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并按照有关规 定设置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将监控信息实时传输至消防大数据应用平台。 鼓励其他单位设置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截止2023年年底,本市3558家完成消防设施物联网,初步估计上海地区有4--5万家单位需要完成,如何尽快推动智慧消防物联网落地,各单位主题怎样运用市场化为主体,政府部门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的运行模式,这是体制与模式改进的深水区,建议分层建设,明确主责,分层推进,广泛覆盖不遗漏,浦东新区先行先试,再覆盖到全市推广至全国。
       理事单位上海中安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涛讲到传统消防工程带动消防产品研发应用,消防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多部门检查处罚,通过消防智能化的手段和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从而优化营商环境。
       会上讨论了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对第128项浦东消防应急管理若干规定的修改建议立法征询意见,协会秘书处会同相关理事会员单位调研后,由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季晓东向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上报《对消防管理若干规定的建议》。在征询意见中,大家总体上充分肯定了上海消防应急工作取得了优秀成绩,若干工作在全国发挥了良好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建设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作出重要贡献。这次立法工作和实践,符合建设“平安上海”和“五个中心”的新发展新要求,体现了上海浦东立法先行先试的新目标新作为。 同时,征询中主要了解尤其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反映感受突出的问题及建议对策。反映意见集中的问题主要是政出多门和执法管理等。自2018年10月武警消防从国家公安部转入国家应急管理部后,消防监管职责分布于市消防救援、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品等)、市住建委(建筑消防)、市场监管局(消防产品)、市公安局(社区消防一般单位等)等若干部门。不少生产企业反映,消防行政监管由于其特殊性(如有的领导说,怎么严格也不过分)更容易出现政出多门,同案不同法,执法自由裁量大等问题。有企业反映一年要接受几十次重复的检查执法评审等,造成企业忙于检查应付和社会资源浪费。有的建议已被采纳:(一)率先深化消防应急体制改革,建立综合协同管理工作体制。建议浦东立法更好更深入地落实上海市消防条例有关规定“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把联席会议制度上升优化为新的工作体制制度。在消防应急管理领域结合上海实际更好贯彻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全面实施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扩大多部门联合监管范围和频次,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二)浦东率先立法保障消防应急管理高水平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支持浦东率先示范,按照“上海市消防条例”要求(第24条) 推动智慧消防建设,将其纳入“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线监管系统,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会上,领导专家企业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副巡视员陆锦标提出消防是一项系统工程,物业是消防的兜底部门,目前,老旧公房更新改造、电动车充电等安全问题责任人都是物业。执法单位要求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消防部门检查责令拆除防盗门,公安部门检查又要求安装防盗门,如何协调解决多部门执法的矛盾,有待政府部门商榷改进。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熊竞希望协会可以通过交通大学国防直报点平台,经过调研汇总分析后可以直接上报行业诉求,反映实际问题。
       原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研究员张振伟表示企业应加强与上海消防研究所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企业在参加高新企业、小巨人评选,需要配套大量人才,建议协会开展人才培训、职称评定等工作,为企业解决人员职称问题。
       同济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韩新讲到消防物联网应设计合理,随着消防管理部门对消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大力推广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建设,消防工作面临着从现场监督管理到远程监测服务的转型,将消防工作纳入监管体系,实现消防监管社会化。
       最后,杜会长总结发言: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服务会员企业,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会员企业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讨论智慧消防联网纳入“一网统管”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进行非现场检查监管,减少公安消防监管频次,同时加快研发消防巡检机器人,代替消防检查值班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让物业等单位降低运行成本。
       第二个主题:继续调查深入研究,消防行政监管如何减少避免单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过度消防和社会被动消防,回归单位市场行为,回归单位“理性消防、经济消防”,成为社会“主动消防”是当前深化消防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过度消防”是高标准立法导致企业普遍性违法,有关人员选择性执法和人情执法。同时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打击了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造成企业忙于检查应付处罚,建议推广应用各社区、物业、楼宇的智慧消防,人工智能AI技术的检测监控平台与本地区消防救援平台和街道、镇 、区级一网统管平台连接,依托消防物联网平台进行非现场检查,减少对各单位的执法检查频次,优化营商环境。争取为民营企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发声,建议尽快推动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互认通用消防工程师与注册建造师,为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协会应切实发挥好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结合安全应急产业智慧消防物联网、人工智能,开展应急消防领域行业发展趋势课题调研、行业自律、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实际问题,立足行业实际和企业需求,探索交流合作模式,为会员企业提供切实服务,推动安全应急产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上海应急消防工程装备行业协会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181号4楼   邮编:200436
电话:021-51211758-7003   传真:021-5121758-7059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32784号-1  工信部备案查询    公安备案号:31010602004467
您是第 114269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