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13:30,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在静安区江场三路181号4楼会议室召开《物联感知终端建设规范》、《物联感知数据典型应用规范》、《市域“一网统管”物联网平台接入与共享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专家评审会,会议由协会书记任慧主持。
参加评审会的行业专家有: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郑广宏、上海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所长胡日清、东华大学火灾研究所所长官洪运教授、虹口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胡拥军、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陈忠义。
参加评审会的单位有:协会会长、上海环宇消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桂潭、中电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总监王星懿、中电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殷豪、谢志明、钟迟,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何正鹏,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志坤,上海特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朱萍,上海鼎消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监事长沈涛,上海环宇消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帅,居言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裕杰,上海盛善电气有限公司总监谭艳丽,上海卓智钜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监何雅洁,上海方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唐文,上海天赐北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慈政,上海泽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卞耀辉等13家会员企业参加。
会上,任书记首先代表协会对出席今天标准评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办公室主任李红介绍协会标准化立项申报程序规划及团标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会议推选东华大学火灾研究所所长官洪运教授担任标准评审专家组组长。由标准编写组中电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殷豪介绍《物联感知终端建设规范》、《物联感知数据典型应用规范》团体标准的编制情况;高级工程师谢志明介绍《市域“一网统管”物联网平台接入与共享技术规范》的编制情况汇报。标准涉及物联网市域“一网统管”物联网平台、物联基础数据、感知设备、终端设备、物联日志数据等,市域物联网平台运行的基础情况,平台接入与共享规范要求,包括接口基本要求、数据接入和数据共享要求和验证方法。
与会专家组听取了标准编制组的汇报,专家们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与意见:东华大学火灾研究所所长官洪运教授指出:标准制定格式应严格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编制,包括文件名称、层次要素、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编写,对有关数据接入与共享的定义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准确,增加数据安全的相关内容等。虹口区应急管理局胡拥军副局长、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陈忠义副支队长分别从标准内容、平台技术、社会实践经验、现场应用层面上提出建议,标准初步规范了市域物联网平台的逻辑架构,数据接入与共享要求等,常用物联场景分类及配置、物联感知终端的规格、技术管理流程等,以及对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感知终端的描述和定义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准确。市安科所胡日清所长表示: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作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政府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适用于指导小区、街镇、区级的物联感知数据典型应用,目前,物联感知建设缺乏有效统筹和科学规划,很多部门基于自身需求,重复建设物联感知终端,产生了资源浪费。从分散、碎片化,走向集中、开放、共享,是当前城市运营体系对物联网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三个标准从统一化、标准化的角度,为本市统筹顶层设计制定物联网感知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物联感知数据规范化、流程化及平台化治理提供了初步的设想。

市科委郑广宏副巡视员指出:技术标准内容应具备可兼容性、可持续性、可拓展性,站位要有高度,能够与时俱进,信息化平台技术要结合标准规范,涉及并适应未来技术的迭代,有利于加强超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实战效果,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由于区域、层级、行业的不同,城市数字底座的打通仍是制约“一网统管”发展的主要障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碎片化、接入标准各异、数据流通程度弱、缺乏有效赋能等问题,规范化“一网统管”物联底座的技术对接标准势在必行,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标准化,也可为其他物联网相关平台和应用提供参考。与会各参会企业代表结合物联网新业态,对标准的编制内容、推广性也提出了相关实用性建议和修改意见:上海鼎消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监事长沈涛建议在网络信息安全、探测终端方面要符合标准的严谨性;上海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志坤建议标准要聚焦应用场景,用好典型案例,做好线上线下管理;上海方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唐文建议数据安全专网的重要性,涉及电压阈值等指标要与国标等相关数据对接。经讨论,专家组形成如下审查意见:
1、本标准编制在深入实践、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和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制订。
2、本标准初步规范了市域物联网平台的逻辑架构,数据接入与共享要求等,对物联感知终端数据的统一接入、统一共享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3、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本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并提出以下修改建议:
1)标准制定格式应严格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编制。
2)对有关数据接入与共享的定义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准确,增加数据安全的相关内容。
3)技术标准内容应具备可兼容性、可持续性、可拓展性。
4)将《物联感知数据典型应用规范》作为《物联感知终端建设规范》的附录。
专家审查组建议标准编制组按审查会意见对标准送审稿修改后,尽快形成标准报批稿。
最后,杜桂潭会长对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评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会员单位企业家表示感谢!希望编制单位要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逐条进行完善,在顶层设计层面上打通了物联感知数据的流转通道,有利于推进感知数据汇集汇通和共享应用。起草组和专家要为每项标准的出台把好每个环节的质量关,强调团体标准一定要讲质量不讲数量,为会员企业带头采用团体标准、政府部门采信,团标升地标打好基础。今后,协会将进一步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和推广运用,希望通过协会这个平台加强行业与企业在标准化领域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促进应急领域内标准化成果的落地和实施,为助力行业企业产品升级起到示范引领作用。